系統(tǒng)下載、安裝、激活,就到系統(tǒng)天地來!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

作者:系統(tǒng)天地 日期:2018-07-10

曾幾何時,“獨立顯卡”(下文簡稱“獨顯”)是衡量一款筆記本能否流暢游戲的基礎(chǔ)。隨著英特爾和AMD紛紛發(fā)力“核顯”(整合在CPU核心內(nèi)的集成顯卡)之后,部分獨顯的位置就顯得極為尷尬了。沒錯,這里說的“部分”,就是那些入門級的獨顯。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1

如今移動處理器都是將CPU和GPU封裝在一個基板之上

 

先來介紹下主流核顯

目前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家族包含4種核顯版本,它們分別是:

1.代號為“Kaby Lake-G”平臺,如酷睿i7-8705G集成的Radeon RX Vega M G核顯;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2

 

2.代號為“Coffee Lake-H”平臺,如酷睿i7-8750H集成的UHD630核顯;

3.代號為“Kaby Lake Refresh”平臺的28W版,如酷睿i5-8259U集成的銳炬Iris Plus 650核顯;

4.代號為“Kaby Lake Refresh”平臺的15W版,如酷睿i5-8250U集成的UHD620核顯。

其中,1、3平臺的定位較高,Radeon RX Vega M G與銳炬Iris Plus 650核顯的性能可分別媲美NVIDIA GTX1050和940MX獨顯。可惜,搭載這些處理器的筆記本多在萬元左右,屬于極為小眾的高端機(jī)型,所以就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中了。

2、4平臺集成的UHD630/UHD620隸屬同源,它們的架構(gòu)、功能和特性完全相同,差別只是UHD630的核心頻率有著50MHz到150MHz的提升,二者之間的性能差距約5%,在實際的游戲環(huán)境中沒有明顯的差異。至于UHD620的性能,在1080P中高畫質(zhì)下流暢運行《英雄聯(lián)盟》還是沒有什么壓力的。

目前AMD移動銳龍?zhí)幚砥骷易逋瑯影?種核顯版本,它們分別是:

1.AMD Ryzen 7 2700U集成的Radeon RX Vega 10 Graphics核顯,擁有10組CU單元,對應(yīng)640個(10×64)流處理器;

2.AMD Ryzen 5 2500U集成的Radeon RX Vega 8 Graphics核顯,擁有8組CU單元,對應(yīng)512個(8×64)流處理器;

3.AMD Ryzen 3 2300U集成的Radeon RX Vega 6 Graphics核顯,擁有6組CU單元,對應(yīng)384個(6×64)流處理器;

4.AMD Ryzen 3 2200U集成的Radeon RX Vega 3 Graphics核顯,擁有3組CU單元,對應(yīng)192個(3×64)流處理器。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3

 

由此可見,AMD銳龍移動處理器對核顯的策略和英特爾不同,最低端的Ryzen 3 2200U與最高端的Ryzen 7 2700U相差7個CU單元,性能相差至少要在60%以上!還好,目前在售的銳龍筆記本大都以搭載Ryzen 5 2500U起步,Radeon RX Vega 8 Graphics核顯的性能已經(jīng)足夠強(qiáng)悍。

[!--empirenews.page--]

入門級獨顯地位堪憂

首先我們需要搞明白,什么樣的顯卡才能被歸類到“入門級”。在NVIDIA獨顯陣營中,GeForce 920MX/MX110就屬于這個檔次,MX110是920MX的“馬甲”。而AMD獨顯陣營中,Radeon 530/520也屬于入門級產(chǎn)品,二者的差異在于頻率。獨顯要想摘掉“入門級”的帽子,至少也要達(dá)到GeForce 940MX或Radeon RX540級別。

那么,這些入門級獨顯和主流核顯之間的性能相差多少?我們不妨以理論測試軟件3DMark的成績來驗證一二。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

 

通過對比可見,在核顯的較量中英特爾八代酷睿還是遜色AMD銳龍移動處理器一籌的,而且核顯對內(nèi)存的通道數(shù)非常敏感,雙通道內(nèi)存的核顯性能較之單通道有著30%以上的差距!

在雙通道內(nèi)存的加持下,英特爾UHD620核顯的性能只是略遜于Radeon 530和GeForce 920MX,它跑不流暢的游戲換成這類入門獨顯也一樣卡頓。

而AMD Ryzen 5 2500U的Radeon RX Vega 8 Graphics核顯表現(xiàn)則令人振奮,它已經(jīng)足以將GeForce 940MX甩在身后了。

因此,時下搭載八代酷睿和銳龍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真心不再需要入門級獨顯作為噱頭賣點了,算上獨顯的額外發(fā)熱、耗電和成本,反而會影響到用戶的錢包和體驗。

 

榨干主流級獨顯的水分

就筆記本獨顯,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入門級”、“主流級”和“性能級”,其中“入門級”我們已經(jīng)談過了,現(xiàn)階段它們沒有任何選購價值,而“主流級”和“性能級”分別適用于輕薄本和游戲本領(lǐng)域,前者可以幫助輕薄本流暢駕馭《守望先鋒》,而后者則可助力游戲本輕松“吃雞”。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筆記本廠商(還包括商家)都有一個壞習(xí)慣,那就是喜歡對“主流級”獨顯進(jìn)行“包裝”,在宣傳圖片或描述上給人一種屬于“性能級”獨顯的錯覺。就拿GeForce MX150為例,它原本是NVIDIA 940MX的接班人,屬于“主流級”獨顯的迭代更新,但不少廠商卻都在鼓吹它可以流暢“吃雞”。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4

 

然而,《絕地求生》這款游戲?qū)τ布囊筮€是蠻苛刻的,考慮到這是一款FPS類游戲,更高的分辨率和畫質(zhì)細(xì)節(jié)可以幫助我們搶先發(fā)現(xiàn)敵人,而平均40fps以上的游戲幀數(shù)才算及格,60fps以上才算相對優(yōu)良。

 

筆記本獨顯并非都是“高性能”!

 

我們不妨將NVIDIA GeForce MX150(25W滿血版)和GTX1050、GTX1050 Ti和GTX1060做一番對比,包括3DMark-Time Spy理論測試以及在《絕地求生》中的真實表現(xiàn),MX150哪怕將畫面設(shè)定在最低畫質(zhì)下,其平均幀數(shù)也不過35fps,部分場景會出現(xiàn)低于20fps的現(xiàn)象,卡頓感難以避免。

因此,對MX150這一“主流級”獨顯而言,想要流暢吃雞是有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將畫面設(shè)定在720P+低畫質(zhì)下才能勉強(qiáng)達(dá)成目標(biāo)!

總之,對輕薄本們而言,滿血版的MX150獨顯固然還不錯,但指望它流暢吃雞還是差點勁兒。如果你喜歡此類游戲,那就必須首選武裝GTX1050 Ti級別的游戲本。